行业洞见 | 三大看点——新能源重卡行业的发展趋势

日前,我们结合销量数据和企业动态已对新能源重卡行业上半年的特征做出总结,点击《三大特征——新能源重卡行业上半年总结》即可查看。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重卡行业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政策的指导和头部企业的引领下,其发展轨迹愈发清晰。基于此,本文对行业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初步研判,并提出三大主要预测方向。
信号频发,氢能产业正逐步释放发展潜力
在双碳浪潮下,氢能因具备天然可再生、零碳排放等特点,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能产业也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尤其在近期,中央及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氢能相关政策,从发展路线、产业规划、补贴措施等方面,全方位支持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并逐渐向氢能重卡领域倾斜。
7月8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提案》(0233号)答复意见,其中指出:大连市将根据氢能产业发展进程,推进氢储运基础设施和氢气管网等氢储运系统建设。重点推动氢燃料电池重卡、货运车在沈大氢能高速示范应用。
7月6日,四川省南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南充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南充市氢能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了产业建设的空间布局以及重点任务。
6月26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广东省广湛氢能高速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广东省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打造零碳物流的示范标杆。
6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公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显示,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互补发展模式,引导柴油车辆更换为氢燃料电池车,逐步扩大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模。
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专项资金实施细则及操作流程图、2023年分配结果的公告。其中指出,上海市燃料电池车示范应用首年度国家级奖励资金为30366万元,初步计算,上海首年度的补贴总额约为6亿元。
另外,山东、成都、鄂尔多斯等多地施行氢车高速免费政策。
据统计,今年1-5月的燃料电池重卡共销996辆,与去年同期仅销548辆相比,同比增长81.75%,涨幅喜人。相信随着更多地方释放政策利好,在不久的将来氢能重卡的市场推广数量便会再创新高。
徐工、三一被“围剿” 竞争格局将改变
在“双碳”战略的赋能下,工程机械企业、客车企业、乘用车企业等各路玩家纷纷涌入新能源重卡领域。
凭借多年积累的雄厚实力,这些跨界玩家不断更新技术、完善服务,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徐工、三一、宇通等企业更是长期霸占新能源重卡销量榜单前列。
然而,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本身就充满了诸多的可能性。随着这块“蛋糕”越做越大,想要从中分得一杯羹的人也就愈来愈多。我们在近期调研中发现,此前仅稍有布局的传统头部重卡车企开始加大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力度,DeepWay等造车新势力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后起之秀。

7月6日,500台陕汽新能源战略签约暨大客户首批80台交车仪式在唐山举办。7月5日,中国重汽新能源重卡100台战略签约暨首批交付仪式在四川乐山举行。6月28日,一汽解放推出蓝途“星熠”系列产品,加速氢能产业布局。
DeepWay深向在6月份斩获两个百台订单;零一汽车5月刚推出产品,便开始6、7月的持续交付;速豹和海珀特也有望在下半年迎来小批量的交付。
多方势力入场角逐,发展态势迅猛,新能源重卡行业逐渐形成百花齐放、群雄逐鹿的态势。
从下图数据中不难发现,今年TOP10企业排名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尽管徐工和三一等“跨界派”企业此前已取得先发优势,暂居高位,但在传统巨头和造车新势力的“合力围剿”下,其市场份额明显在下降。

市场竞争向来残酷,自然界“优胜劣汰”法则同样适用于企业生存之道。从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近期的发展势头来看,他们在下半年的表现依旧值得期待,而这对于那些占据先发优势的车企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考验。毫无疑问,市场竞争格局也将随之发生重大改变。不过,最后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固态电池、超充等技术将成新趋势
一直以来,电动重卡都是最受客户青睐的新能源重卡类型,其市场份额占比在九成以上。但里程焦虑却成为客户使用和电动重卡进一步推广的核心痛点。
解决里程焦虑主要有三大途径:增加电池续航能力、提高充电速度、采用换电方案。
不过,换电重卡因换电站成本高昂、换电标准不统一等短板一直为客户所诟病,市占率也逐渐下跌。去年1-5月,换电重卡的市场份额为50.59%;而今年1-5月,其市占率已下滑到38.64%。
越来越多的电动重卡企业和充换电站运营商开始逐步转向另外两条路:使用大功率超充桩、加快研发固态电池。
5月29日,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6家企业有望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这则消息直接给出了行业信号,多家企业也透露消息称正在突破全固态电研发难关,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量产。
与此同时,超充技术也逐步应用于商用车领域。7月4日,宁德时代发布商用动力电池品牌“天行”,推出“宁德时代天行轻型商用车(L)-超充版”与“宁德时代天行轻型商用车(L)-长续航版”两款产品。尽管该产品目前仅应用于轻卡,但也反映出宁德时代正在大力推广超充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实践。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宁德时代也将推出重型卡车的超充产品。
结语
在“双碳”战略的持续赋能下,新能源重卡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而当前行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竞争格局尚未定型、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特征,其未来充满了可能性。
来源:电车资源
作者:黄青青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