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焦 | 能源热点周报

新闻聚焦

◐第七批《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发布。7月9日,工信部发布公告。其中,《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七批)涉及多家车企。

◐两部门:优先支持碳减排效果突出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接入电网。据国家发改委网站7月15日消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指出,研究制定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方法。推动对掺烧生物质/绿氨发电、加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设施部分电量予以单独计量。电网企业要优化电力运行调度方案,优先支持碳减排效果突出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接入电网,对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或零碳发电量予以优先上网。

◐国家统计局: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4.3%。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4.3%,配套产品充电桩、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5.4%、16.5%。光伏产业链增势良好,主要原材料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5.4%、43.6%、42.8%。

◐国家能源局:选取部分县乡地区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7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选取部分县乡地区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的通知》。其中指出,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牵头负责充电设施管理的部门申报,国家能源局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决定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等33个县(县级市、县、自治县、旗)、天津市宁河区大北涧沽镇等74个乡(镇)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

国内新闻

◐中汽协:2024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0.1%。7月10日,中汽协发布6月份汽车工业产销情况。6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0.3万辆和104.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1%和30.1%,市场占有率达到41.1%。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

◐中国充电联盟:6月份公共充电桩增加7.2万台。中国充电联盟7月10日发布数据,2024年6月比2024年5月公共充电桩增加7.2万台,5月同比增长45.3%。截至2024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312.2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39.2万台、交流充电桩173.0万台。

◐国内油价调整。据国家发改委网站7月11日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4年7月1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提高110元、105元。

◐华东能监局:要求相关电网企业充分调动供需两侧资源参与系统调节。据华东能监局7月10日消息,近日,华东能源监管局赴上海、安徽省级电网企业及部分供电企业调研。要求相关电网企业严格落实电力负荷管理规定,加强负荷跟踪和监测预警,深挖可调负荷资源潜力,持续提升负荷管理能力,充分调动供需两侧资源参与系统调节,促进源网荷储协同发力,助力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

◐新疆首座综合能源站投用。据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7月11日消息,7月10日,一座集油、气、氢、电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站在乌鲁木齐投用,成为全疆首个投用的综合能源站。该综合能源站的投用,意味着新疆的氢能源车辆有了专属的加氢场所。综合能源站在保障来往车辆加油、加气和充电的同时,每日1吨的氢气加注量,可满足100辆氢能源轻卡车辆或30辆氢能源重卡车辆的需求。一辆氢能源轻卡加氢约需5分钟,一辆氢能源重卡加氢约需10分钟,续航约400公里。

◐深圳:拟率先推出全国首个金融机构碳中和实施地方标准。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日前发布的《金融机构碳中和实施指南》指出,金融机构实施碳中和行动的基本工作包括进行碳排放趋势分析及预测,制订碳中和目标,并采取碳减排措施降低自身经营活动碳排放量,优化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对不可避免的最终碳排放量进行碳抵消。

◐安徽:组织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开展新能源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试点。安徽省工信厅日前发布的《关于征求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意见的公告》指出,充分发挥阶梯电价、差别电价的杠杆作用,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编制绿色电力交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开展新能源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试点。

◐新疆新能源装机突破8000万千瓦。据中新网7月12日报道,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获悉,截至7月12日,新疆新能源装机达到8003.8万千瓦,突破8000万千瓦大关,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

◐广西:全面推进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据广西日报7月12日报道,从广西自治区能源局获悉,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已印发《广西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广西能源设备更新和升级改造,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2024—2027年能源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超400亿元。

◐全球每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搭载“常州造”电池。据央视新闻7月13日报道,目前,常州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居全国之首,全球每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搭载“常州造”电池。

◐黑龙江今年上半年绿电交易量比去年全年增5.3倍。据人民日报7月13日报道,从国家电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上半年,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已组织省内绿电交易13次,7家售电公司代理的25个用户与11家新能源企业达成交易,参与电力用户数和发电企业数均创新高,成交电量7.41亿千瓦时,其中风电6.86亿千瓦时、光伏0.55亿千瓦时,交易电量比去年全年增长5.3倍。

◐全球电力发展指数报告首发,中国排名亚洲第一。据央视新闻7月13日报道,7月12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发布了全球首份电力发展指数报告。报告从供应保障、消费服务、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四个维度,科学评估全球各区域和主要国家电力发展水平,对100个不同区域代表性国家的电力发展综合指数和各维度专项指数进行了测算和排名。中国电力发展指数综合得分90.8分,在34个亚洲国家的电力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一,在全球排名第七。

◐初步测算,上半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4.7%左右。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4.7%左右,较一季度放缓约0.5个百分点。国家支持非化石能源发展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新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用能结构持续改善,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能源绿色化清洁化底色进一步凸显。

◐广州:以氢能、新型储能、光伏为重点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据广州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日前发布的《国家碳达峰试点(广州)实施方案》指出,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以氢能、新型储能、光伏为重点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增加本地绿色电力供应,加快黄埔、从化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推广氢能及燃料电池在交通、电力等领域应用,推进加氢站和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

◐交流电合成化学获突破,助力绿色制造领域发展。据证券时报报道,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雷爱文教授团队实现了交流电解环境下金属催化物种精准调控,解决了电合成条件下过渡金属催化剂容易在阴极析出失活而必须用分离池的科学难题。该研究成果近日以“程序化交流电优化铜催化C-H键转化反应”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就《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答记者问。7月16日,国家发改委就《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答记者问。其中提到,《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围绕资金支持、政策支撑、电网调度、技术创新4方面提出了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的保障措施。

◐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累计成交近270亿元。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16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三周年。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270亿元。碳市场启动三年来,二氧化碳每吨收盘价由开盘初期的40多元上升到90元上下,碳价历史最高值曾经超过100元。

◐山东省清洁能源装机年底预计达到1.1亿千瓦以上。据大众日报报道,山东省政府新闻办7月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指出,山东省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建设,预计年底,全省清洁能源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将历史性超越煤电。

◐南方能监局:调整AGC服务调节容量补偿标准、深度调峰补偿标准。南方能监局7月15日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南方区域“两个细则”主要修订条款(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提到,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衔接,调整《南方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附表1中AGC服务调节容量补偿标准、深度调峰补偿标准。

来源:中国能源报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首页    产业聚焦    产业聚焦 | 能源热点周报

PROJECT OVERVIEW

项目概览